第一百三十八章、顶级眼药(3/5)
没底线的大喷子。包括现在接见两人,姬昭顺都是承担了政治风险的。对一个立足未稳的皇帝来说,公开和辅政大臣们对着干,也是充满风险的。“不瞒两位先生,朕的心里苦啊!朝中大事,尽数操持在八位顾命大臣手中,朕什么事也干不了。”姬昭顺习惯性的倾诉道。当年读书的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就会找先生倾诉。平常的功课,也是门门优秀,妥妥的优等生。相比之下,提前入学的兄长,可就调皮多了。逃课不写作业是常态,经常拿着自己的理论,怼的先生们当场暴走。告状没有任何作用,皇太子除了日常功课外,还有单独的皇室教育。他们认为离经叛道的理论,恰恰是皇室总结下来的政治经验。在大虞朝,太子和先生们对着干,从来都不是缺点。历史表现好的皇帝,就没一个是文官眼中的乖孩子。学堂的时候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延续到了朝堂上。天元帝继位不到一年时间,就找机会把他们赶回了家。好不容易熬到今天,迎来翻身的时刻,尹左二人也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经验告诉他们,姬家的皇帝是倔驴,千万别和他们对着干。“砰!”“岂有此理,他们怎么敢如此跋扈,简直……”尹智铭的当场发飙,把姬昭顺吓了一跳。他就说说而已,看尹先生的样子,分明要找几位顾命大臣拼命。这种事情可不能干!顾命大臣署理朝政,这是先帝下的圣旨。人家没有触犯任何过错,就举起屠刀,岂不显得他是昏君。何况现在刀还在人家手中,真要是玩儿崩了,倒霉的多半是他自己。“尹先生,冷静一下!事情没到这份儿上,几位顾命大臣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姬昭顺急忙劝阻道。有人为自己拼命,他很是欣慰,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即便真要动手,那也是亲政掌权之后。最少从目前来看,八位顾命大臣中没有出现专权之人。能够和平移交权力,姬昭顺也不想大动干戈。“陛下,自古权臣养成,都是一步一步的。王莽未篡汉时,他也是大汉的忠臣。曹操迎接汉献帝时,同样是大汉忠臣。司马懿辅佐曹家三代时同样是忠臣,到了第四代的时候才成了逆贼。这些都是放纵的结果,我们必须防微杜渐!现在既然出现了苗头,陛下就应当在朝堂上竖立威望,打消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旁的左鸿江紧跟着输出道。这是他们排练好的,必须鼓动皇帝动起来。如果按部就班的完成权力交接,八大辅臣在朝堂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