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液泼洒在汉白玉阶上,远处传来长安百姓彻夜不息的欢呼,仿佛连城墙根下的野草都在随着这股喜悦轻轻摇曳。
然而,有人欢喜,便有人忧。
宴席上。
房玄龄看向长孙无忌,举杯示意,而后问道:“长孙司徒,如何不乐。”
长孙无忌喝了口酒,道:“房公乐乎?”
房玄龄轻叹一声。
“外患已解,然内忧如何。”
长孙无忌看了看跳着胡炫舞的胡姬,平日里他最好这些,可今日却没有太大的兴趣。
“陛下复了晋王右金吾卫的官职,此番突厥之事,原本是牵扯魏王。”
“可前些时日,魏王入宫,指证清河崔氏崔文心,说起暗中苟合突厥,偷运粮草,并以崔氏之名,威逼利诱,指使边关将领。”
“陛下听完后,让晋王去拿人。”
“崔文心于府中自杀身亡。”
“陛下气不过,命其尸身喂狗。”
房玄龄听完,略微思索一番后,问道:“长孙司徒如何作想。”
看似答非所问,实则直指核心。
陛下处置了崔文心,也就意味着对于魏王之事,要轻轻放过。
五姓七望那边做得稳,也不可能有魏王勾结突厥的证据。
即便有人要传风声,亦是会被发力阻止。
就算是这样了,陛下能拿五姓七望怎么办呢。
五姓七望经过数百年发展,已形成庞大且稳固的政治生态链。
他们与皇室、地方藩镇、官僚集团等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即便李世民军事强大,但朝堂上许多关键岗位仍由世家子弟或其门生把持,如中书省、门下省的核心官员中,出自五姓七望者占比近半。若强行诛杀,不仅会导致政务运转停滞,更可能引发官员集体恐慌,甚至部分地方势力趁机反叛。
就是说清河崔氏,把崔文心拿出来当替罪羊,可一人之行,又怎能代表全族。
很多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河东道,河北道。
五姓七望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