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未来最正确的道路之一(5/6)
二楚,他们才态度悲观。
因为这是一个大趋势,是多年来政治恶果所积累的结果,并不能靠一两个人,一两个公司所改变。
北川秀在旁边仔细聆听,感觉获益匪浅,果然在任何时候,人都该保持一颗学徒般的心。
只有那样,人才会不停的进步,才不会停滞不前。
“哦对了,北川老师之后有什么打算吗?《雪国》写完的话,新书会往海外文学继续靠拢,还是说走现在的风格,将‘物哀美学’往更高的层次上推?”
那位一言决定了小林知世命运的老教授又凑过来好奇问道,
“我听说北川老师还对经营出版社感兴趣,难道还有往商业上发展的意图?”
“新书?”
北川秀挠了挠头,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次放出的《雪国》只有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在最后的修缮阶段,估计三四月份就能彻底完结。
这是川端康成拿诺奖的核心作品之一,如果继续走这条路的话,大概率会考虑继续文抄他的《千只鹤》、《古都》,三部作品直接凑成“物哀美学”三部曲也不错。
不过写这个的同时,北川秀也得考虑下继续向海外文学市场拓展,以及其他日本文学家的作品也得兼顾才是。
另外,其实这几次的经历也给了他不少的创作灵感,与其完全没有感想的死薅川端康成羊毛,他更加倾向于写一本有关社会现状和社会底层民众情况的。
纯文学能带给民众的物质慰藉很少很少,但如《老人与海》那般,有时候最苦难的阶段,人们更加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至于老教授提到的创业问题。
本来北川秀还真没什么思绪,北川文娱的设立之初其实是为了避税,但随着各种电视剧的出品,的改编,以及后续有了越来越多人的羁绊,现在还真像是他说的那样,好像是在走一条商业化的道路了。
原本他的打算是让北川文娱和《北川》一样,在摸索中前进,能好固然不错,好不了的话也无所谓了。
北川秀和当初的讲谈社野间家族不同,他在97亚洲金融危机里赚到的钱完全够他挥霍,也不担心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成本。
大不了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