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缺了至少一半的不明物体,到底该怎么修?(1/7)
沈乐愁眉苦脸,把手里的东西拼来拼去。拿起一片,放下一片,再拿起一片,再放下一片。挪来挪去,一会儿换个角度,一会儿翻个面,不停摇头:“感觉不对啊……感觉还是不对啊……感觉拼不上啊……”巨大的工作台对面,虬髯客和他相对而坐,用非常容忍的目光看着沈乐,犹如看自己刚入门的、但确实挺有天分的学生。当然,这种容忍,也是有前提的:沈乐拿在手里拼的,并不是土里跳出来的金属片原件,而是一批复制品。是的,为了满足沈乐“走到哪儿,干活干到哪儿”的需求,黄玉桐在自己的房间里,装修出了一排实验室。就是两边护厝,左边装修成住宅,可以让客人居住,能容纳几十上百号人不成问题;右边护厝,几十米的房子,全部被装修成了实验室。隔着长长的巷道,有点儿动静也不怕,万不得已,还能直接炸开,抛弃这一块。实验室里,一间房放满了保管箱,可以恒温、恒湿、隔绝氧气,把找到的物品全部放进去;一间房,放着常用的小型仪器,比如扫描仪、手持式x射线衍射仪什么的;一间房,巨大的工作台,周围放满各种工具,方便沈乐动手操作……自然,从土里自动跳出来的金属片们,就被沈乐全部送到实验室,挨个3D扫描,挨个做出3D构型。扫完了,数据导入至旁边的3D打印机,打印出复制品,让沈乐来回拼着玩儿。沈乐买的打印机还是高端货,可以多色打印,虽然颜色相比金属片还是有偏差,但是,也颇有一些相似了……“拼不上是正常的,一次就拼上了才是罕见的。”虬髯客淡定地看着沈乐,轻声安慰:“一次从土里扒拉出来的文物,缺损50%是正常事儿,缺损70%也不罕见,缺了80%,虽然难度比较高,也是可以拼一拼的。”“我知道啊……”沈乐继续愁眉苦脸。他搞文物修复的他能不知道吗?就算他搞的是古建筑修复,隔壁搞瓷器修复的,搞青铜器修复的,搞书画织物修复的,日常哀嚎、日常抱怨,他能没听过吗?从土里刨出来的文物,不但缺损,它还黯淡,还粘连,还变形,一眼看过去,完全看不出那是什么东西。就像隋炀帝萧皇后的凤冠,出土的时候,那一坨……嗯……然后,经过专家的研究、考证、妙手修复,最后光彩焕然,精美异常。沈乐现在,面前堆着的这些复制品,就属于没有经过修复,干干瘪瘪,皱皱巴巴,缺损、压扁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