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渺然小说> 其他类型> 我,薯条,苏联英雄> 第53章 间章 空军差距(3/4)

第53章 间章 空军差距(3/4)

障。



    即每支航空队(团级)都有对应的“空军基地”与后勤保障人员,当航空队转场时,这些后勤人员也要跟着转场(并且没有飞机运输,通过陆地转场),而这些后勤单位缓慢的转场速度就严重拖累了苏联空军航空队做好战斗准备的速度。



    导致即使方面军司令员想要使用这些空军,不仅仅会受到糟糕指挥系统的影响命令无法下达,而是哪怕命令真的传达到了航空队,航空队也会因为无法完成战斗准备,而不能执行任务。



    同时这样糟糕的转场能力,也使得战争前期出现了大量两个、三个航空团挤在一个前线机场的情况,使得个别机场同时堆积的飞机数量能超过150架,这不仅仅让这些机场几乎失去运作飞机起飞的能力,也是德国空军能在第一波空袭中取得巨大战果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真·集结在一起,请德军轰炸)



    甚至苏联空军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模式的巨大弊端,并在41年4月开始改革,只是时间太晚,导致开战时,新的后勤单位只完成了不足15%(54个中的8个),而这些实际建立起来的新后勤单位所需要的装备则更是只到位了不足30%



    三是,老生常谈的指挥系统硬件与软件问题,苏联空军被多方指挥仅仅是宏观问题。在微观上,缺乏无线电装备使得苏联空军在面对全套无线电武装的德国空军时,就像一支一战武装。



    而更糟糕的是原本可以通过自身经验与能力弥补这些问题的,实际掌控苏联空军巨大力量的指挥员的水平,比所有其他军种都要糟糕。



    超过91%的航空兵团指挥员在岗时间不超过6个月,而这数据扩大到整个空军指挥系统,又有65%的指挥员任职不满一年,43%的任职不满半年。而在这些缺乏实际岗位经验的指挥员中,还有大量是从飞行学校提前毕业的。



    四是,战术水平问题,苏联空军不仅仅缺乏为部队提供战术战役侦察的能力,甚至连其本身最为重视的歼击机战术也落后于他们的对手。



    在德军已经使用现代空军的灵活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