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白色闪电计划(3/6)
“北方”师,将再次分开执行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橙色)
山地步兵团,在芬兰第6师,第169步兵师的侧翼攻势帮助下,执行原定冲过库奥拉亚尔维,阿拉库尔季的计划。
第三阶段(粉色)
山地步兵团、芬兰第6师、第169步兵师,在获得了阿拉库尔季作为基地后,完成攻克坎达拉克沙的任务。
芬兰第3军,原本从库萨莫出发,攻克克斯坚加,并最终冲向帕丘-洛乌希一线的行动,也被相似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红色)
芬兰第3步兵师,按原计划进行攻击行动,牵制当面的苏联军队。
芬兰“诺尔德”步兵师,执行侧翼穿插行动,他们将借助第36山地军,在边境打开的破口,进入纵深与党卫军“北方”师汇合,以集中两个师的力量参与第二阶段的行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阶段(橙色)
芬兰第3步兵师,在冲破苏联边境防线后,将得到芬兰“诺尔德”步兵师和党卫军“北方”师,发动的侧翼攻势帮助。
从而能以三个师的力量,攻克克斯坚加。
第三阶段(粉色)
获得克斯坚加作为基地的三个师,完成对帕丘-落乌希一线的切断行动。
(相信已经有读者看出来了,这个计划其实是历史中的“挪威”集团军,在进攻受挫后,临时修改攻击方案的升级版。
历史中,力量不足,且对苏军防御力量配置知道的不多的德军,在进攻开始后,就立即遇到了问题。
第36山地军当面的苏联军队力量,远比预计的要强大。
所以德军的第一波攻势,在十分勉强的冲到了阿拉库尔季后,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力量。
而在这个时候,在南方以优势兵力(两个师),攻击苏军(一个团)的芬兰人,却跌跌撞撞的进展很不错。
于是德军,选择将党卫军“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