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给他们(2/4)
场上,高振东其实心里还是懵的,在通知里并没有说清楚这次开会的目的,这也是常规操作。不过当他听见负责与高卢鸡沟通交流的同志提起高卢人的时候,大概就猜到了,大约……高卢人又想要什么东西了?对于这个,高振东是无比的欢迎,相比我们,对方的技术毕竟总体上先进得多,这种生意只要操作得当,稳赚不赔!“……各位领导、同志,情况就是这样,现在高卢人对我们的新型反舰导弹非常有兴趣,同时,也提出了和我们在更为广阔的军事技术层面进行交流的要求……”防工委领导接过了话头:“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往小了说,争先-62是否要提供?往大了说,是否要和高卢人展开更多的军事技术合作?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在这里的同志,都是在相关岗位上的领导或者是带头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听见防工委领导的话,他们也从各自的角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年头在这些方面,相对来说氛围更为健康一些。高振东默默的听着同志们的发言,总的来说,同志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反对,这方面,以部队的同志为多。理由就一个,我们好不容易有了先进武器,还没爽够呢,这就要送出去了?这种对新技术外流的担忧,其实所有人都有,而且是一种难以具体描述的感觉,有时候可能外在表现是别的原因,但是根子上是对于新技术的把握不足,难以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分析其真正的能力和影响范围的外在表现。当然,部队的同志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这种技术外流,会不会对我们刚刚掌握的局部优势造成影响?会不会使因为技术优势带来的一些部署变得失去意义乃至造成重大损失?这种保守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同志们负责任的表现。而另外一派以技术人员多一些,则是赞同在此基础上同高卢人开放接触,理由也很简单,也许,我们能从高卢人那里获得一些什么?人家可是发展了几百年的老牌工业国,对于我们几乎是全方位的领先,而现在,我们有了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也许就能从对方手里换来自己想要的技术。但是这派人,最大的软肋在于,他们没法在“危险性”这个问题上说服对方,危险性评估这个事情,需要的不只是对技术的把握,这派人对技术并不陌生,多多少少还是能说出点门道来的,但是他们的缺陷在于,对国际总体局势的把握。技术本身从来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