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轰炸(1/8)
战火从1999年的3月就开始燃烧了。
巴尔干半岛从90年代初期开始绵延至今的一系列种族冲突,在20世纪末迎来了末日般的大爆发。
在一系列的外交、军事、政治冲突、调停、再冲突后,问题无法和平解决,北约绕过联合国,于3月23日开始了对科索沃的大规模空袭。
科索沃战争爆发。
以美军为首的强大北约空军,对南联盟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高强度轰炸,包括军事设施和各类重要民用设施在内,一个现代国家在短时间内被炸成了半瘫痪状态。
大量的人员伤亡,城市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
和1991年海湾战争时,全美同仇敌忾,整个社会认为美军的行为是正义之举不同,这一次空袭轰炸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对立。
当然,整体而言,美国社会对战争还是支持的。
美国社会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有着强烈的清教徒印记。
清教徒的一大特点,就是自认为背负着传播上帝道德,维持世界正义的使命。
所以美国在冷战胜利后成为世界警察到处打仗维持秩序,既有经济、军事实力上的支撑,更主要的是他们有这样的文化基因——爱管闲事。
到5月份时,轰炸已经进行到了第三阶段,北约已经扩大了打击范围,将大量民用设施列入了攻击目标。
像铁路、公路、电视台、电厂、医院等都遭到了大规模轰炸,城市陷入了瘫痪状态。
而扩大的轰炸范围,也让更多的平民遭到攻击,大量普通民众在轰炸中死亡、受伤。
5月7日事件在众多轰炸惨剧的新闻中显得不是很起眼,所以它只是在新闻报道上一闪而过,在报纸的角落出现了一下。
虽然事件非常恶劣,但因为没有人员伤亡,加上双方都有意淡化这件事的影响力,因此没有引发轩然大波。
在国内发生了小规模的零星抗议,还有一些报纸社论对轰炸行为进行了谴责,除此之外各方都保持了静默。
不过据说事件背后却是暗流汹涌,使馆方面异常庆幸,同时主要人员纷纷回国,而美国方面正对此事进行秘密调查。
正值季后赛进行期间,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