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6章 双全之策(1/3)
吃完饭后,布庄下午的工作也开始了。关月和秦明坐在柜面里算账。这时候,她才开口和秦明说起这里的情况。“最近咱们的布庄人手太多,快要装不下了。”“这也正常,来咱们布庄打工,比种地都要赚的多了。”秦明点了点头,他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他们的布庄采用的是多劳多得的制度。每个月都规定一个标准,在标准之上做的更多,就可以开始享受提成。有些类似于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这个年代的人,没那么多事情可以做,更没太多赚钱的机会和手段。逮住了这个布庄,自然是狠狠地发力。每个人的业绩都非常厉害。在她们的努力下,布庄和染坊的产量也在日益增多。配合着岭南商会恐怖的销售能力。收益也在稳步提高。不过既然知道赚钱,很多在家里闲散的农妇,就扎堆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自然需要重新安置。“不行以后就别在城内了,织造局直接改成纺织厂,大家都去那边做事。”秦明想了想,还是准备建设专门的生产厂区了。他们在城外的织造局,其实并不太正规。只是几个大棚子搭起来,让人可以不受日晒雨淋。可环境并不算好,尤其是开设夜班,让人摸黑干活时,条件就更差了。也亏的是这些来做事的女工们任劳任怨,不然换做现代人过来,早就闹起来了。刚好走私结束了一轮,秦明手头稍微宽裕了些。给他们圈一片地建设纺织厂,让纺织产业再度升级“要搬出去吗”关月一听到要搬出去,顿时有些迟疑。搬到城外,很多人来做事就不方便了。每天甚至要走很远的路。“你们不用搬,就算是以后要搬,他们过去做事,也不会那么费劲的。”“为什么”“因为咱们有车子。”“车”关月疑惑的看向秦明。秦明笑眯眯的道“最近橡胶多出一批,正好做自行车轮胎。”这件事也是秦明早就想到的。以后如果他们的织造局升级成纺织厂。一个纺织厂就能容纳数千人。仅仅凭借一个临江城想要将其供应起来,绝对没那么容易。既然道路已经修好,那就给本地人都配备上自行车。有了自行车他们不只更好来上工,平时休息了,还能用赚来的钱,在各个大城之间跑。至于价格自然也不会太贵,一辆自行车秦明只赚一两银子,成本也是一两。凭借纺织厂内这些女工的工钱,刨除吃喝,几个月就能攒下来。经过了秦明的解释,关月顿时明白什么叫做自行车。“这个好啊”在解决了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