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人设不能崩(2/5)
方一排板车从不远处的一座小土坡后面转过来。陈凡仔细张望,当即驱马上前,等靠近一些,将马勒停,看着板车上堆积的油菜籽,不禁有些惊讶,“油菜都已经成熟了吗?”他还没看够油菜花呢。江南省是全国的重点菜籽油产区之一,几乎全省每个生产队都会种植油菜。和后世大片的油菜田不同,这时候的农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油菜和水稻的“茬口”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油稻轮种”的技术自然也就没有被研究出来。为了保证粮食丰产,在“粮食优先”的政策下,上等水田都被规划用来种植水稻,稍差一点的平坦旱地才会种植少量的麦子和油菜,更荒的地方则用来种植杂粮。而卢家湾水田多、旱田少,种植的油菜自然不多。如果是在隔壁的青山公社,就能看见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每年孤峰县的油菜籽上缴任务,也大多由青山公社承担,其他公社只需要分割剩下的任务就行。那么一点点任务,随便几十亩油菜田就能完成,多出来的自然便由大队来分配,其中大部分没有被统计在内的“荒地”上收获的油菜籽都被分给了社员。所以在这片地方,农村人的粮食和油,比城镇居民的定量还高,而且是高好几倍。如果不是粮价太低,工业品价格又太高,这里的生活水平少说也能再上两个台阶。之前姜丽丽就跟他说过,好多知青家里过年的时候不去买肉和鱼,就靠生产队分给知青的腊肉腊鱼,都能过个好年。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进取心也不多,改开以后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直到90年代,看到别人打工赚了钱,原来的土墙屋变成了砖瓦房、老旧平房屋变成了楼房,才突然兴起一股“打工潮”。那时候的“鱼米之乡”,也只靠部分老人还撑着一点门面,可即便如此,也能保证完成每年的交粮任务,可见这片土地的富庶。陈凡晃晃脑袋,收回思绪,再去看油菜,颗颗饱满紧实,一看就是上等的油菜籽。当头第一辆车就是杨队长在拉车,他看见陈凡,将板车拉到路边,让后面的车先走,随即摘下草帽扇风,大声说道,“这个是冬油菜,冬月份种的,差不多这时候收,这一批的成熟比较早,后面还有好几批,估计要在双抢前,才能把全部油菜收割完。”陈凡早已翻身下马,掏出烟递过去一支,又给他点燃,随即满脸纳闷地说道,“我感觉油菜才刚刚开花,怎么就要收了呢?”一听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