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 岁考分数忽已至(2/3)
了,但你的那份刚好已经审完,出了成绩。”“老夫之前曾写信托人问过你的成绩。他知道你成绩后,回信老夫,刚好在今晨送达信件。而你四科总分,已是我南山学舍历年以来最高分,今岁必能夺魁。”原来,岁考那日,监考官被南奕考卷迷住一事,不仅让同学们在意,也让朱献心生好奇。考虑到南奕本就是今岁有望夺魁的读书种子,朱献便书信一封,寄给在郡府当官的、自己以前的学生,打听南奕成绩。而大离审卷批阅的规矩,是糊名批阅,但批阅后就可以直接录分入库,不存在入库前查分改分的说法。所以,有门路的话,不等所有考卷批阅完,就可以提前查知分数。只是一般情况下,只知分数不知排名,也没啥意义。但如果分数足够高,自是不用担心排名问题。比如,天启三年岁考的南奕考卷。政考93分、策论92分、经义90分、文赋95分,四门科目,合计370分。而在此之前,南山学舍历年岁考的最高分,还是两年前谢迦南考的359分。南奕考370分,别说在南山县能稳拿第一,便是放眼整个楚郡,也当是前五之数。主要在于策论和文赋这两块,南奕的分太高。策论多按可行性、实操性扣分;文赋则是出于文人相轻的心态,很容易被阅卷官挑刺扣分。所以一般而言,这两门科目,能考85分,便已属难得。结果到了南奕这,不仅都在90以上,文赋更是高达95分。关键朱献学生,还在书信里注明了扣分原因:许是考场作文时间匆忙故,剧情凝练似纲要,未能展开篇幅细致描写,叙事不够自然生动,酌情扣减五分。朱献看到这句话时,颇为纳闷:「这话说的,如果不是考试时间有限,全力作文,还能满分不成?」事实上,这还真不好说。因为南奕的这份考卷,即骆驼祥子在大离的故事,惊动了楚郡不少阅卷官,争相传阅后,已经呈递给了楚郡郡守楚狂生。不过,这些情况因事涉官员,朱献学生便按下未表,没有在书信里提及,只简单向朱献说了下南奕的成绩。听闻消息,对成绩早有自信的南奕,没觉得有多欣喜,反倒是惊讶道:“消息来得这么早?”之前,听到毕胜克致辞时说的那句话——“再过十天,岂不是又会有什么动静,又要本官来致辞?”——南奕当时就在想,要不要十一号时自爆身份,让毕胜克当天为「奕名」岁考夺魁一事,再次致辞。南奕是个晓得分寸的人。虽因度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