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背后秘辛,造就大胜野心家(2/3)
扼守住沧江一线,共同实现我等年轻时的梦想。”“成就匡扶社稷,力挽狂澜之野望。”“现在离成功只有一线了。”……“当初我在先皇在任期,就看出了先皇没有中兴大胜的能力。”“九边重镇,北强南弱。”“一旦先皇驾崩,后继之人无法挑起担子。”“南北分裂会成为必然。”“这个时候我等出身南方的子弟,是时候站起来了。”万树森忽然拍了拍袁武的肩膀,手上明显用了一些力,是激动和兴奋和多少年后得偿所愿的感慨。“你猜测的成了现实。”“难道就好吗?”袁武沉吟道。此话一出后,在场三人都为之沉默。在天下黎民来看,南北分裂远不如大一统。不过从个人角度。许元胜和万树森,若运作得当能得到比大一统更大的好处。若非先皇驾崩。许元胜岂会有机会依超常规的方式不断的升迁,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青州府,并大量募兵。“这是大势所趋。”“凭心而论,我当初向先皇提及过废后。”“他不听,他认为皇后不过一女子,不会影响大胜天下。”“我向他提过,宁愿大胜元气大伤,也要整肃九边重镇。”“他不听,他认为他能熬死九边重镇那些老家伙,他认为有京军和大义在,九边重镇不敢谋逆。”“我向他提过,太子薨了,太孙年幼无力继承大统,可立一年长皇子继承皇位。”“他不听,他是大胜的皇上,却优柔寡断想着父子之情,觉得对不起太子,就非要一意孤行立太孙为皇储。”“呵呵。”“袁老头你说,我没有尽力维持大胜的大一统吗?”“到了最后。”“其实很多人都看出了,大胜的天下迟早会乱。”“这个时候我为生养我的南方,为支持我的南方老世族,为资助我的南方大商贾们,谋划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有错吗?”万树森沉声道。许元胜脸露沉默,看向万树森,原来其中还有如此道道。“你没有错。”“我和老侯都不如你,所以你去了京城,谋划未来。”“而我和老侯只能坐镇地方,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若非这些年你的资助和运作。”“怕是连这里,我等也受不住。”袁武沉默道。“看来你还没有老糊涂。”“我把陈彦博送过来给你搭班子,助你制衡湖汉行省的按察使。”“在江南行省。”“我一力运作承担了大批的军费,帮江南重镇打造战船,更让老侯这个二世祖取代了其大哥,成为了一方重镇的总兵,并帮侯家在江南行省取得了布政使的位置,军权和民政